帐篷,【音:zhang peng】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
一,帐篷结构
帐篷构造:
帐篷的内外帐、帐篷撑杆及防风绳,地钉
帐篷主体:
支柱:又称为柱子,垂直竖立于地面。有笔直的一条或以两条、三条连接的各种型式。有些管状支柱的弯曲部,需要以铁丝连接起来。一般材料是玻璃钢,一般的是7节。
边框:使用于弹头型帐篷或小屋型帐篷,以短杠状材料组合成支柱或栋梁。
栋:帐篷最顶上之部分。
屋顶:构成帐篷倾斜面之部分。
墙壁:帐篷侧面的墙壁部分。有些帐篷根本没有。
挡雨棚:将屋顶之一部分,向前方张开,以其他支柱支撑。
门:为帐篷之出入口。可在另一侧设窗。地面垫:为帐篷中,铺于地面的垫子。若是湿气重的地方,还需要再铺一层竹席。
飞垫:在帐篷屋顶上,再另铺设的垫子,以遮避强烈的日光。即第二层屋顶
主绳:又称柱绳。由支柱两端分出,作用为避免支柱倾斜,并以钉子固定。
角绳:由帐篷布幕之四角延伸出来,并以钉子固定。
腰绳:由帐篷布幕之屋顶底边延伸出来,并以钉子固定。
钉子:也叫地钉,用于插入地面、以固定绳索和帐篷布幕之底边。有木制。金属制及合成树脂制。
木锤或铁锤:将钉子打入地面时使用。以木头或金属制成活扣,附于主绳或角绳之零件。缆绳穿过其间的两个小孔,移动即可控制缆绳。
袋子:将布幕和支柱、钉子、木锤收好的布囊。
二,帐篷种类
户外运动的帐篷分为几大类:广告帐篷(促销帐篷)、军用帐篷(民用帐篷、工地帐篷)、人字顶大帐篷,旅游帐篷{(3 季帐篷(普通户外活动用)和4 季帐篷(冬季 / 高山用)}救灾帐篷、充气帐篷、洗消帐篷。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这几类帐篷之间的不同。
按撑开方式可以分为快开帐篷及手搭帐篷
三,搭建帐篷
1、斜坡
这里在登山走上升路线经常碰到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斜坡上找到一块倾斜的平地还是有可能的(如果找不到参考第三、第四条),关键是晚上睡觉时睡袋与防潮垫磨擦力较小,人会向下滑动,在坡度较大时是没法入睡的。
采用方法:
a、两个人时搭建帐篷选择在帐篷下方有两棵挨得较近的树扎营,如果没有搬两颗大石头放在下方,把背包置于树或石头中间,这样晚上睡觉时头朝上,脚踩着底部的背包入睡,其实这样方法人是半站着入睡的,我一次在30度左右的山坡上扎营,4个小时后脚底就很难受了,左右脚交替睡了一晚。
b、如果是一个人较好解决,选择扎营时帐篷侧面靠着树或石头,把背包置于树或石头中间,这样人整体重量侧压在边上的背包上,晚上左右交替侧睡能保证较好的睡眠效果。
2、帐篷杆不在
这种可能性是帐篷和帐篷杆分开放,有时候忘记带了,有时是带帐篷队员和带帐篷杆队员分散(去年我的几个朋友熬太穿时出现了这种情况),还有最多的就是帐篷杆断裂损坏,碰到这种情况大家要明确一点,帐篷杆其实是给几块布起支撑作用的杆子,如果你不是在雪山、大风天气里扎营,强度要求是不会很大的,因此在野外很较易找到替代用品,最好的是竹子,有韧性有强度,如果找不到,用刀削一个长细差不多的木枝,原则是找新枝别找老枝,找湿枝别找干枝,这样的枝有较大的韧性。补充的是看到另一个贴子介绍了野外防雷击的方法之一是把金属帐篷杆树立插在离帐篷十米左右的地方做避雷针用,显然此时要扎营只有用树枝代替帐篷杆了。
3、扎营地面积太小
当然是小于帐篷底面积或底部乱石太多无法清理。这种情况比较复杂,要根据当时的地理情况灵活运用。
a,如果底部不平的话,又没有较厚的地垫容易扎坏帐底,一般情况下可以找枯草或树叶铺到底部填平。
b,如果扎营面积太小,又无法清理,没办法,只有把帐篷支开,什么地方平睡什么地方,关键是帐篷底部不要悬空,避免压破底布。
c,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一次是在山顶扎营,找来找去就找到一块平地,可气的中间有块大石突出来,用刀一挖,底下生根,没法,还得睡。显然若直接把帐篷压在石上,悬空的布很容易被撕裂。采用方法是把帐篷杆支撑帐篷时尽量收紧,甚至可找几石头压着帐篷杆,让其幅度弯得更大,这样的结果是帐底的布没有撑开比较松,压在下面石头上后布不会崩得很紧。当时我和同伴睡时,石头搁在中间,都侧着身子睡,呵。当然如果弯曲度太大怕把帐篷杆弯断的话,可以象上面一样用树枝代替。
4、石缝、岩洞、乱石岗
这种是在极度恶劣情况了,也就是说根本没有地方扎营。那么我想问一句,帐篷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好,第一当然是防雨,如果没有雨我们是否可以不用扎营,那么还有第二条,有一定保暖效果,好了,如果你睡袋能满足温度要求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扎营,就这样睡,当然有时还有小虫骚扰,不是很严重带是忍一下吧。如果天气状况也极度恶劣,呵,什么倒霉事都让你碰到了,只有用最后的绝招了!首先内帐把防潮垫和睡袋裹起来,当然里面的空间尽量留大点,把衣服或一些物品放在头顶位置,这样把头部位的布给支撑起来,便于呼吸,然后把外帐盖在上面,好了,一个防雨、保暖、防虫的窝就搭建好了。
上面几种情况只是抛砖引玉,相信大家还有其它方法。当然最重要的是每次出行尽量把计划做详细点,水源、扎营地以及团队的人数都要考虑清楚,把困难和意外想到前面,不要最后出现情况时开始慌乱。野外恶劣环境下扎营情况比较复杂,要根据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保证有质量较高的睡眠,为第二天的登山储备好体力。
四,帐篷的保养
⒈ 清洗后放通风阴凉处自然晾干,不要放烈日下爆晒或放高温的地方烘烤,以防退胶或脱胶,加速老化。
⒉ 非专业的劳动胶鞋不要和酸碱、盐等化学物质接触,以免受腐蚀脱胶变形。
⒊ 清洗时用力应轻柔均匀。不可用力猛刷,以免短线,或刷掉鞋身的图案和装饰部件。
⒋ 避免和锋利尖锐的物品接触,以防划伤划破。
⒌ 对于彩色的帆布,不要与碳素墨水等难以清洗的物品接触。这种颜色的帆布清洗干净后,在涂上牙膏,或白色粉笔粉末。注意要均匀,尔后凉干,可防变色。或者找两张白色干净的纸张蒙在上面,晾干后撕掉。亦可防变色。
⒍ 有出现断线、掉线,或装饰部件松动等小毛病应及时送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⒎ 另外帐篷应定时清洗,以防发霉发臭。不要用洗衣机洗。有人认为帐篷抗折,价又低,懒得手洗。熟不知与装饰布件是不一样的,用洗衣机洗很容易脱落退色。